中产的钱是怎么被洗走的
最近翻阅2022年招行财报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2022经济困难年,穷人的财富上涨了,但富人的财富下跌了。
见上图,金葵花及以上用户的资产总量的增速比用户数量的增速慢,说明啥问题?
人均财富相对2021年下降了!
但如果细分金葵花以上的客户,其实包括中产和富人。但代表富人的私行用户,人均财富依然是增长的。
那么也就只有一个结论。
金葵花以上,私行未满的中产,是所有群体中唯一人均财富下跌的群体。金葵花以下的穷人,以及私行以上的富人,在2022,人均财富依然是增长的。
好了,我们不禁要问,中产为何是最受伤的群体,他们的钱,是怎么被洗走的?
一)经济萧条下的中产困局
去年上海疫情解封后的一天,我有个做生意的朋友跟我说他海边有一套房子,让我有空可以带着家人去海边度假。
我反问说你自己为什么不住呢?他说他已经在海边住了两个多月,疫情期间生意少,正好休整几个月。
确实,去年动辄封控的环境下,生意开展极其艰难。但对于企业主来说,这些都是在预期之内,提前有所准备的。
万物皆周期,经济有周期,企业经营自然也会提前考虑这种情况。
而中产所熟知的月薪,其实是一个人造的概念,不是自然就存在的。是企业主充分考虑了周期因素,给职员的一个稳定现金流预期。
也就是说,真实面对市场的一群人都知道,赚钱是讲究周期和风口的。当机会来临时,那么意味着全员996式的all in。在短短几个月内赚下几年的钱,甚至确定市场优势低位。而在经济周期的波谷,比如疫情影响,由于生意少,产出性价比不高,那么就会进入休整期。比如看书,度假,鸡娃陪孩子。
这样也有利于人本身的忙闲调节,大部分时间朝九晚五甚至度假休息,机会来临时才能充满干劲去加班加点。
但对于中产其实是没有这个机会的,风口来临时,中产当然会被要求加班,但也不会收入涨几倍,最多也就是多给几个月奖金。而经济萧条情况下,在企业主休整时,中产却更加不敢怠慢,因为这时如果被裁员,是很难找工作的。
从这点看是中产是很悲哀的,企业主在顺周期时赚了大钱,自然在逆周期就有储蓄或是资本可以休息。但中产在顺周期也是拿工资的,没赚大钱,又谈何在逆周期可以休息呢?反而这时命运攥在老板手里,害怕裁员找不到工作更要加班努力。
所以,对于中产来说,特别是大厂高收入的中产,是不存在加班期和休整期的,而是长期就是要996的。反正你的时间是卖给老板的,对老板来说,不管经济怎么样,市场机会有没有,你的时间是不用白不用的。每年的末位淘汰,就是你的紧箍咒。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中产财富的第一层洗劫,就是你的劳动,不是面对市场而生,而是面对老板而生的。为了这种虚幻的“稳定”,用投资术语来说,就是中产主动贡献了自己的阿尔法收益给老板,而只获得劳动力市场大盘的贝塔收益。
但第一层洗劫相对于后面要说的第二层和第三层,其实并不值一提,我们接着看。
二)财富再分配领域的贡献主力
为了共同富裕,我们知道,要进行财富的二次分配,说白了,就是税收。
但为什么在任何国家,收入更低的中产,都承担了比收入更高的富人更重的税收呢?
这其中的一个核心关键,在于纳税的维度!
啥叫纳税的维度?
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就比如说你去贷款,一般有两个维度,人和资产。
如果是人的维度,那么就是无抵押贷款,一般一个高收入中产,最高额度也就是两三百万。如果你要增加额度,唯一的办法就是“多核”,也就是把自己的老婆父母都拉进来一起获取额度。如果你只有一个人,你的贷款额度是被锁死的。
但如果贷款是资产的维度,你扩张起来就特别方便。因为资产抵押维度的贷款额度,取决于资产的市值。你有多少资产,就可以获取多少额度。我们过去说的在经济高速增长期依靠做大资产负债表,可以快速套利并急速扩张财富,说的就是这个。
那么相对于贷款有人和资产的维度,纳税同样,也有人和公司的维度。
一个人,应纳税收入96万以上,就必须要缴纳45%的个税。你避无可避,因为个税是人的维度。更何况按照规定,个税还是你老板给你代扣代缴的。
但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是以利润300万为界的,那如果我赚了400万怎么办?解法的关键,在于“拆”,因为企业纳税,是企业维度。
比如我持有两家公司,分别装进不同业务,每家公司赚了200万,虽然合计依然是400万,但每家公司依然是可以享受小微企业优惠的。
那如果我赚了700万呢?
那你可以拆成三家公司。
所以,你们看到,很多小企业主,手上都是一堆公司,你懂的~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比如研发成本加计100%扣除,高新认定(高新这个已经是现成产业链了)等方式都可以减税,就不展开了。
于是中产的45%,因为没有任何方式减免,自然就变成最重的税了。
那么,针对中产的最高45%个税可以改革吗?
答案是不可以,因为会遭到广大穷人的反对。也不利于共同富裕。
虽然,45%个税的100万左右的收入界限,在穷人眼里是高收入,但在一线城市,这个收入,真的会过得好吗?在一线城市大厂工作的同学一定深有感触,就不展开了。
所以,作为中产,向上突破是很难的,一旦超过100万年收入,就有近半收入要贡献出去。
说完了税收再分配的第二层,我们再看第三层。
三)隐形的第三层洗劫
作为中产,辛苦996打了工,贡献了45%的个税,剩下的总归可以自行支配了吧。
很可惜并不是,还有一道隐形抽血等着你。
中产最大的刚需消费是什么?
是房产。
那么就在房产上多加一层洗劫吧。我们还是看最新出炉的招行财报。
熟悉银行经营的同学都知道,贷款利率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坏账率。坏账率越低,资金就越安全,能给的贷款利率就越低。
从上图招行零售贷款的明细,我们能发现最低坏账率是什么呢?是房贷,不良贷款只有0.35%,只可惜房贷不是市场定价,而是监管定价。
那我们再看市场定价的部分,比如坏账率仅此于房贷的是小微贷款,是第二低的,不良贷款0.64%。小微贷款就是我们常说的经营贷,招行利率是3.2%~3.3%。
所以,我们有理由推测,房贷如果市场定价,应该要低于3.2%。但事实上,认房认贷体系下,二套房贷的监管定价,大约要高出2.5%。比如之前北京地区二套房贷大概在5.7%。
你千万别小看了这2.5%,因为其基数是庞大的房贷存量而非年收入。如果房贷存量是年收入的5~10倍,那么2.5%折算到年的话,相当于在税后年收入上再次加征12.5%~25%的贷款税。
因为你归还利息的钱,就是你的税后收入。而且这个是定向中产的,因为富人,反正有真实经营公司,是可以通过低息经营贷款,来规避掉这额外的贷款税。
一个工作努力,年入百万以上的中产,是辛苦到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的。然而其每多赚的100元,经过非隐形和隐形的两道坎,最后只有不到40元能进入自己口袋。
所以我常常觉得职场到了一定的职级和收入,再往上性价比就不太高了。
从统计上看,缴纳个税的,只有1亿多人,占总人群比例10%。主要是一二线城市中产。
而从生育率上看,三四线城市又普遍高于一二线。
看似收入更高的中产,在一线城市其实生不起孩子。
那三四线能多生孩子,是因为小城市养孩子压力小?
这个答案也是不对的。
真实的原因在于,
三四线城市的多胎家庭,是羊毛党。
而一二线城市中产,是纳税人。
一个孩子出生后,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养育成本,国家其实是补贴了一大半以上的。这个你看下民办幼儿园和小学的收费,比较下国内和国外大学的收费,就知道你上的公办幼儿园直到公办大学,国家补贴的教育成本,是要高于孩子吃饭穿衣等其他成本的。
有人在背后补贴,这才是三四线城市轻松养娃的关键。
中产在纳税上并没有补贴富人,相反富人也是纳税的,只是富人有各种合法方式,可以减少纳税。并且富人,大多也会是多胎。总归还是能回点血。
富人曾经也被当成是牛夫人,现在也转向了。
企业主,要保护,不然就业没了。底层,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也要安抚好,所以要给补贴。能使劲薅的羊毛,也就只有中产了。
因此,中产成为去年唯一资产下降的人群,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