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众:我们不用中国产品,日本专家笑了:连棺材都是中国制造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正经的烧杯
编辑|正经的烧杯
«——【·前言·】——»
在过去,一提到日本,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就是工匠精神。曾经日本制造被一度贴上高质量与性价比的标签。靠着这些优点日本制造一度称霸全球。
中国人但凡去日本旅游必须带的三样物品就是电饭煲,马桶盖和药物。但如今,中国人在日本购物时,就会感到困惑,因为很多东西都是“中国制造”。
«——【·对中国制造的刻板印象·】——»
日本民众普遍认为"中国制造"等同于"低端"和"滥竽充数"。他们对中国的印象还是七八十年代的中国的样子所以普遍认为中国产品都是"低品质低价格"。日本民众觉得中国产品单调、款式老套、缺乏设计感。对比起日本制造的高端感,中国制造给他们一种廉价的印象。
其次,日本人认为中国产品"欺骗眼球"。由于本地制造业保护政策,用惯日本品牌的国民不相信中国产品的质量,认为很多中国产品表面光鲜但内在质量不行。他们认为中国产品的寿命短、经不起几次使用就会报废。中国制造更多的是通过廉价外观来吸引消费者。
由此日本民众整体而言是很少愿意购买中国产品的。甚至在商品标签上看到"Made in China"往往都会让他们远离。
但就在这种情况下,有一档日本综艺节目让日本民众被狠狠打脸了。节目中主持人采访日本民众对"中国制造"的看法。节目组第一个采访对象是一个中年男人。当被问及是否会购买中国产品时,他斩釘截铁地回答"绝不会买"。
而当节目组询问他身上穿的外套是否来自中国时,他紧张的翻查外套标签,只见上面清晰写着"Made in China"。面对事实,他尴尬又无奈的表示"没想到会是中国产品"。
随后采访的几位日本路人,有的称"中国产品只是贴金秀",有的认为"中国产产品只能便宜不能好用",均表示不考虑购买中国货。
但当被询问身上具体的衣物来源时,很多人才发现自己的鞋子、西装外套、连内裤都标注了中国制造。这引发了他们对中国产品的全新思考。这也成为节目的一个趣闻。
事实上中国制造渗透极为广泛,甚至可以说承包了日本人的一生,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不得不提起一个特殊的行业-殡葬业。
«——【·日本殡葬产业的真相·】——»
殡葬业是一个与人类的生与死息息相关的传统产业。主要负责人在生命末期及死后事宜的服务,包括但不限于: 提供殡仪服务棺材、骨灰盒等相关器材,安排火葬或土葬程序还有设置坟墓及后事牌位等
殡葬业这项传统而又与人类生命起源相关的基本产业,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殡葬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而日本是世界老年化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直面着高死亡率的现实。但同时,日本殡葬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火葬场数量不足。日本人选用的是一个高度火葬化的模式,但火葬场的数量却相对较少。特别是像东京这样人口密集型城市,火葬场承受着巨大压力。每个火葬场每小时和每日都火化的人数较少,导致火葬效率低下。
二是殡葬设备落后。日本许多火葬场的硬件设备相对陈旧,守序模式过于依赖人工操作,却缺乏自动化和智能化手段。难以适应老龄化社会中的快速增长的死亡人数。
三是组织体制滞后。日本的殡葬体制还沿袭着传统模式,一些企业规模太小,难以适应需求的迅速扩大。而公共殡葬设施又供不应求。
最后是高昂的费用。虽然日本GDP整体下滑,但丧葬业仍在发展,收入却未能带动葬礼的降低。火葬、葬礼和骨灰安置费用仍相当高昂。对许多家庭给予沉重负担。
面对如此多的问题,日本只能求助他的邻居,制造大国-中国。相比较本土的丧葬产品,从中国进口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首先是价格优势明显。中国殡葬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大幅低于日本,这主要是因为生产成本更低。火葬场、棺材、牌位等产品都能提供比日本相同品质的商品,但价格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或更低。
与此同时中国殡葬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富。历代陶瓷、漆器、木雕乃至非遗技艺等都有很强的应用在丧葬仪式中。这些正好对应日本殡葬需求。 并且中国与日本文化比较接近,交流频繁,地缘距离也近。这方便了中国殡葬企业进入日本市场。语言、文化等壁垒不如欧美高。
随着中国资本大举进入日本的殡葬行业,中国生产的殡葬产品也迅速进入并占领了日本市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棺材、牌位和墓碑等。
日本90%的棺材及棺木被中国垄断,而这些棺材又主要都是山东曹县生产的桐木棺材。由于日本流行火葬,因此非富贵达官,不需要高档的活画加工木材来制作棺材,相反需要易燃好烧的材料以缩短其火化时间。
而曹县拥有大量的桐木资源,而桐木正好符合日本火葬棺材的需要:易燃、轻便、制作简单。曹县还有“木艺之都”的盛誉,技术精湛。
曹县制作的级别最普通的桐木棺材只需200元人民币,但在日本却能卖到20万日元。为此曹县建立了100多家出口棺材企业。80%的日本牌位也来自中国。惠安县则垄断了60%的日本骨灰盒订单和90%以上的墓碑订单。
惠安县是“世界石雕之都”,拥有优良的石雕工艺。不仅可以为日本人提供华丽的墓碑制作,而且价格比日本低50%以上。
在中国殡葬产品涌入日本的浪潮中,日本本土的同行们不得不面临巨大压力,特别是受到中国低廉价格的冲击。但中国优势产品的进入,或将成为日本殡葬业树立现代化的动力,掀起新一轮改革与技术革新。其益处备受期待。
«——【·中国制造占领日常·】——»
近年来,中国制造正蓬勃进入日本市场,特别是在日用消费品方面。许多日常生活必需品如衣物鞋袜、家电家具、洗护用品等,都由中国制造商占据日本市场。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绝大部分的日用纸品,日本市场份额超过90%。纸巾、卫生纸、烤纸等,几乎都是中国制造。即使是日本的同行们也难以抗衡低廉的进口产品的诱惑。
衣物鞋袜也走进日本超市。曾有媒体报道称,80%在日本超市贩卖的白色棉T恤是中国制造的。价格在238日元左右(约17元人民币)。而日本国内相同规格产品的价格在498日元(约35元人民币)。
徒步鞋和拖鞋也是中国制造席卷日本市场的明证。很多国际品牌都在中国设有庞大的生产基地。大量的中国旅游鞋和廉价品牌被日本购买。2016年,中国鞋制品出口日本超过2400万双。
中国出口日本的纺织品和鞋类产品数量巨大,却因为平均价格低廉没有形成高额出口额。这也很好地诠释了中国制造在日常用品方面的价格优势和竞争力。此外家电产品也是中国制造主宰日本市场的范畴。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多由中国生产商供给。
很多知名的日本电器品牌的大部分家电产品都和中国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中国企业通过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技术,改进质量问题,不断提升中国制造在日本家电市场的份额。
而日本本土的小电器生产商则正面临着艰难的局面。某些小众品类产品甚至已经面临断供的危机。
随着质量在不断提高,中国进口消费品已经日趋普及。除了价格优势,功能和寿命也赢得了日本消费者认可。总的来说,廉价以及日益提高的质量共同促成了中国制造消费品大举登陆日本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日本民众对中国制造的固有印象。
尽管仍存在“低端中国制造”的偏见,但日本消费者已经开始使用甚至依赖中国出口的消费品。是呀,物美价廉的东西谁能不爱呢。
中国智造正在崛起,中国制造不再是低价物美条款,这一点从日本市场就可见一斑。并且,占领低端技术的手工市场只是中国制造传统竞争方式之一。中国制造正在朝更高端的技术与设计领域迈进。
事实上,中国制造业已经朝着更加先进、更高附加值的方向努力的转型。不仅是低端消费品,要逐渐过渡到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并且目前已经初见成果。
现如今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已经兴起。中国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IC、新能源车、高铁等高新技术产业链。并不断发展5G设备、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这些技术将会应用在往后的产品升级中。
并且为了提升效率与质量,节约人力成本。中国制造业开始加速推进智能制造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工厂开始采用自动化生产线、智能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铺路。
制造之外,如果想要占据国际市场,首先要打响我们自己的品牌。如今属于中国的国际名牌日益增多。
生产的同时,中国始终秉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的提升与完善生态系统。如今中国制造业已初步形成涵盖关键领域的完整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为高附加值产业提供保障。
在推出品牌,提升技术之余,国内的产品设计和研发能力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放弃“OEM”生产,转向自主产品设计和研发。以寻求更大品牌增值。通过这些手段,中国制造才可以说真正的走向国际。
中国制造正在由低端大批量向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转型。未来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更重要的是,中国专利量、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这表明中国智造实力正蓬勃发展,已具备影响全球的实力。未来几年,随着研发投入增加,中国智造必将进一步改写全球产业格局。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中国制造业已拥有庞大的潜力释放。中国制造正在迈向高端,内涵不断丰满。现在中国所展现的仍只是开始。当炉火涣散开,纯熔的陶泥便能成器。相信随着不断的稳中求进,勇于探新,中国制造将会不断进阶,终将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