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说丨“小鱼干”入湘,中非农食合作增添新色彩
程妤婷 周泽中
中非经贸博览会前夕,产自肯尼亚的27件、315公斤野生鳀鱼干运抵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长沙海关按规定实施检验检疫,为这批鳀鱼干办理通关放行手续。作为中国首次进口的肯尼亚野生鳀鱼产品,这批小鱼干在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亮相。
小鱼干入“湘”,离不开有关企业敏锐的市场意识。促成此次出口的湖南企业——劲仔食品,正是看中了肯尼亚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和捕捞、生产成本方面的优势,才选择将国内外先进生产理念、工艺和技术带到肯尼亚,赋能当地产业链,成为对非水产品投资的先行者。近年来,非洲对华农产品出口增长迅速,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推广品牌、对接市场,共享发展机遇。
在中国—非洲国家卫生与植物卫生(SPS)合作论坛上,与会代表共同启动中国—非洲国家SPS合作信息网,并发布联合声明,提出建立中国—非洲国家SPS联络机制,加强各国检验检疫标准与规则对接,畅通非洲农食产品输华准入“绿色通道”。在政策的绿灯下,中国企业的投资活动将更加自由,非洲相关国家也将获得开放、便捷的产品输出窗口。中国海关通过与非洲国家相关部门深化检验检疫合作,力图让非洲更多种类的农食产品为中国市场增添新色彩,推动中非贸易合作在农食产品领域散发新活力。
正是中非经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才有了非洲的“小鱼干”撬动湖南“大市场”的故事。劲仔从中得到了优质的食品原料,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和品牌价值;肯尼亚延长了水产品的价值链,创造了更多经济附加值。同时,中国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也进一步规范了肯尼亚水产品,对双方都是一次利好。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学生,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