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的孩子谁来抱”?中央已表态,不会兜底地方60多万亿隐性债
由于我国地方行政机构因为多方面原因,产生了60多万亿的隐性债务,对此,中央明确表示,哪个地方欠下的债,由哪个地方自行负责。
隐性债务
隐形债务还有一个称呼叫“潜在性债务”。哪里有发展,哪里就需要资金,地方也是一样,当地方机构需要资金时,会从合法渠道欠下一些外债,这些外债就叫做显性债务,与隐性债务是相对的。
这部分显性债务一般由中央进行“兜底”,但这部分的显性债务是有一定范围的,如果超出了这部分法定预算债务的范围内,那这些超出的部分就是隐性债务。
地方隐性债务一般由地方机构还款,一般被用于某些公益项目。
城投债
但是,有些地区发展的好,有些地区发展就比较落后,但为了发展,迫不得已,要向社会筹集资金,所以就有了地方债的出现。但地方债也不是想筹集多少,就筹集多少,想什么时候筹集,就什么时候筹集的。
为了不破坏地方财政的正常运转,中央对筹集地方债的金额进行了限制。因此,有些地方为了当地经济更好的发展,单单依靠地方债还远远不够,这个时候,相关部门就会想办法筹资,使用“曲线救国”策略。
而这个策略,其实就是城投债,由于地方债被中央限制,城投债便成了地方机构财政的主要来源,城投债也跟中央的政策基本上不冲突。
很多人都认为城投公司是国企,主要原因是因为城投公司与地方行政单位的关系比较密切,有行政部门的支持,不仅如此,城投公司还能从相关行政机构得到一定的补贴。
说白了,城投公司其实就是一个“中介”,在相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牵线搭桥,从而为地方发展筹集资金,帮助地方机构解决资金问题。
隐性债务的产生其实也不是地方机构的意愿,而是因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太多的限制,地方机构才转而采用城投债。
其实,城投债是在国家政策的漏洞之中出现的,因此,才不会像地方债一样有那么多的限制,现在也没有专门针对城投债的法律政策,不少人和企业都想借助城投债享受福利。
虽然说有地方机构作为城投债的担保,但对于城投债的风险性我们还是要严格注意,俗话说:不怕万一,就怕一万,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不少地方机构在当地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承担了很大的财政压力,于是便不断地使用城投债,导致中央的负债数量也越来越大。
最终,面对巨额的城投债,地方机构根本没有能力还债,甚至有些代表人还想让中央出面解决,这纯纯就属于一厢情愿了。
而这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地方机构在使用城投债的时候,压根没有考虑后续巨额债务的归还问题。
一般情况下,当城投债的周期太长或者是地方相关财政部门没有能力将债务还上,就会导致隐性债务难以管控的局面。一旦造成失控的局面,所产生的后果和影响是难以想象的。
对于隐性债务以及城投债可能会产生的风险,其实中央早有预料。城投债能快速的将地方机构对资金的需求问题解决,有这么大的好处,当然也会伴随风险,严重的可能会直接危害当地的发展。
为此,中央也曾采取一些措施对地方隐性债务进行监管,提高地方相关机构对于城投债的安全意识。
地方债的现状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地方城投债务的总数已经超过60多万亿,这个数字基本上是我国GDP总数的二分之一了。
这么多的城投债务也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日益累积,像一个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之前,都是靠着房地产行业进行维持,但由于房价一路飙升,现在很多民众买不起房,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不像以前那么好了。
所以,少了很多资金流动,资金是流不过来了,但是债务却还堆在那儿不动,并且越堆越高,难以收场。
之前遵义隐性债暴雷,反映出一些地方的财政危机已经到达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程度,兰州和遵义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对于这个现象,财务部也明确表示,隐性债务危机其实已经处理了三分之一,而剩下的部分,由地方自己处理,中央不会再管。
地方债所带来的影响
地方机构借债其实是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建设,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地方相关部门也要对此做好管控措施,对城投债进行风险管理,否则,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严重的问题。
当资金流问题无法得到缓解时,工资也难以发放,所欠债务也无法偿还,进一步导致城市各方面活力下降,人才迁出,加剧经济滞后,而地方机构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又要继续使用城投债等,由此一直陷入恶性循环。
而债务危机越来越大时,人才迁出,必定会影响到该地方的房价,一个城市的房价,往往也代表着当地的经济水平和价值。
不仅如此,该地方的公共服务水平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地方机构为了沉重的债务负担进行转移和处理,可能不会再将重点放在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对于一些设施的升级改善可能也会忽略。必要时,相关机构还有可能会对群众采取一些措施,如增加罚款等等,而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地方的公共服务水平下降。
写在最后
由此,各地方机构也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好的出发点,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安全、合理、高效的发展方式。不能一味的追求发展,从而忽略了经济市场和社会秩序。
目前来说,各个地方的隐性债务基本上已经开始往良性发展。而这样的成效主要得益于中央的正确领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地方债一定能够实现软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