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床睡觉要走楼梯,这样的“奇葩房型”你听过吗?
最近,“北京一酒店国庆楼梯间房650元1晚”的新闻冲上热搜。据报道,北京某知名品牌快捷酒店,在楼梯间设6平方米的单人间,平时最低价格为188元1晚,国庆期间,在部分预订平台,该单人间最高涨至650元1晚,让不少网友惊呼“刷新认知”。
面对争议,品牌方作出了回应:该酒店属于品牌旗下酒店,这种房型很少,一般而言,正常上架的房型,都提前做了规划,而且,都通过了品牌方专门的审核和检测,如果消防不过关的话,是无法正常营业的,正常入住没问题。
不过,网友的质疑并没有因此画上句号。最大的疑点在于,这个“楼梯间”到底属不属于消防空间,有没有对消费者出售非经营用空间?
正如山东消防官方微博针对此事指出的,消防通道就是生命通道,无论什么情况绝不能堵塞。若是安全问题不能过关,那就不只是“刷新认知”了。
从报道呈现的信息来看,尽管配套基本齐备,但这种房型空间狭小,入住人的视野也十分有限。网友担心“万一遇到突发事件,后果不堪设想”,想必并非虚言。
酒店品牌方既没有直接回应上述核心问题,也没有出具消防部门的相关许可文件,只是强调“通过了品牌方专门的审核和检测”,这样的“自己查自己”,恐怕还难以让人信服。
值得深思的是,这样让人惊诧、资质存疑的房型,为什么会有市场?按照正常人的思维,650元的价格已经不算实惠了,为何酒店还卖得那么理直气壮?
这不禁让人想起另一桩发生于五一期间的咄咄怪事——“99元睡酒店大厅沙发”。尽管最终被证实是虚假宣传,酒店被罚10万元,但在产品推出之时,它的确精准地击中了部分消费者的“涨价焦虑”:虽然听起来很离谱,但在“一房难求”的情况下,竟也变得“合理”了。
就在前几天,“国庆住我家”的话题突然兴起,也折射了同样的事实:当住宿成本水涨船高,为了追求“性价比”,有的消费者会另辟蹊径,哪怕存在安全风险。
有必要再次强调,旅客牺牲一些舒适度,或许还无伤大雅,但安全问题容不得打折扣。况且,“楼梯间房”的信息在部分平台有没有完整呈现、保证消费者足够知情,本身也要打上一个问号。品牌方表示,“估计预订平台显示的图片不全,所以,看起来有差异”,这是否可以视为一种委婉的承认?
有关以上种种疑惑,有关部门还应行动起来,及时堵住风险隐患,全面规范定价行为,对旺盛的旅游住宿需求,作出更多积极的回应。
来源:南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