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安特创始人,靠一辆自行车赚180亿,全球最大自行车制造商!
他是全球最大自行车品牌的创始人,却在前半生都“一事无成”,直到年仅五旬才踏足自行车行业,他就是捷安特的创始人刘金标。
捷安特是当今全球最大的自行车品牌是毋庸置疑的,其年营收在2007年就突破了200亿新台币,如今更是有着800多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80亿元的年营销额。
那么刘金标是如何做到在30年里,将一个无人问津的自行车小厂,打造成全球第一的呢?本期创始人观察就来带大家走进刘金标的创业故事。
半生咸鱼
刘金标出生于1934年,虽然如今的他是全球的自行车大王,但他年轻时的创业经历,只能用一塌糊涂来形容。
刘金标出生在台湾省台中市的一个富商家庭里,他的父亲经营着一家食品厂,让刘金标从小就能衣食无忧,并且生活在商业氛围颇为浓厚的环境里。
在父亲的影响下,刘金标自小也立志创业,他毕业后就一直在父亲的食品企业里工作,来学习管理经验和创业方法。
在父亲的企业工作几年后,刘金标就自己出门创业去了。当然,启动资金和社会关系,他的父亲早已为他准备妥当。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完美的开局,居然被刘金标给玩崩了。
原来刘金标急于证明自己也能独当一面,在创业时显得相当急躁,起初他也学习父亲去搞食品加工。
结果因为回报周期长,以及营收比不上父亲,让他逐渐失去了耐心,想去尝试“来钱更快”的行业,他又跑去做建材,结果还是因为一样的问题半途而废。
在这种急躁的心态下,刘金标前半生的创业基本上都没能坚持下去。刘金标好不容易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他又决定去做鳗鱼养殖。
这次他总算是能够静下心来,稳步发展了。奈何天公不作美,一场台风直接摧毁了他的养殖场。这次鳗鱼养殖的失败,让刘金标彻底“破防”了。
矮子里拔高个
鳗鱼养殖失败过后,刘金标甚至生出了再也不创业的心思,干脆回到父亲的企业里混了个闲散职位将就,每天除了工作摸鱼,就是一个人喝闷酒。
眼见刘金标如此消沉,他的家人朋友都劝他不要放弃,其父更是苦口婆心的说,创业失败几次是正常的事情,不应该为此太过郁闷。
在家人朋友的好说歹说之下,刘金标总算是再次打起了精神。当然,让他决定重回商海的原因,除了亲朋的支持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在此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
这一年是1972年,此时的内地尚未开放,世界工厂的名号暂时还被亚洲四小龙承包。因此很多欧美的加工、代工订单,台湾省能吃下很多。
这一年适逢美国的自行车市场繁荣,大量的自行车代工订单被扔到了台湾省,但宝岛现有的自行车企业的产能,根本无力消化数量如此庞大的订单。
这就让很多企业家打算临时建厂生产自行车,来赚这一波快钱。刘金标就在其中之一,他从亲朋和银行又借来了400万新台币,创立捷安特,专门生产自行车来满足美国的订单。
但很快这些半路出山的工厂就出岔子了,由于技术不足,以及宝岛当时自行车零件的供应告急,使得很多自行车厂的产品都变成了粗制滥造的下等货色。
美国企业在验货之后直接表示拒收,这就让这些原本想着赚快钱的商人们赔的倾家荡产。不过创业失败了半辈子的刘金标,在这一次居然脱颖而出了。
在此次风波中不仅没有亏损,还直接和美国的知名品牌施文集团签上了线,连续四年都能拿到大订单。那么刘金标都做了什么,能够让他逆流而上呢?
老东家的遗产
原来,从一开始刘金标就发现了同行们的弱点,他特地从日本进口了一套自行车零件的生产线,这笔开销不菲,但他认准了同行们粗制滥造的产品肯定不会被甲方看上。
这一回刘金标赌对了,在一众同行的产品纷纷被退货的时候,他的产品就成了香饽饽,直接被美国大品牌施文看中,让刘金标赚的盆满钵满。
在这之后,刘金标注册了捷安特这一品牌,并且延续了之前的习惯,一直将自行车的质量作为主要侧重点。
就这样捷安特与施文的合作持续了8年,期间一直在为施文集团贴牌代工,在双方合作的后期,捷安特甚至能直接承包施文七成的产能。
尽管捷安特能够以此安稳发展,但刘金标认为给人代工终究不能长久发展,在1980年,刘金标的担忧变成了现实。美国的施文集团由于一系列法律纠纷,陷入了严重的经营危机。
刘金标意识到这是一个单飞的机会,便乘机从老东家施文集团那里挖了一波墙角,低价弄来了不少技术和设备。此时正好赶上内地改革开放,捷安特自己的时代终于来临了。
凭着多年的生产经验,以及结合了美国、日本的先进技术,捷安特迅速占领了宝岛的中高端自行车市场。随着内地居民消费能力的逐渐提高,捷安特也于1993年进入内地市场。
在内地广阔的市场和充足的劳动力的加持下,捷安特开始飞速成长,在2007年就已经成为了全球生产销售规模最大的自行车品牌,年营收达到了200亿新台币。
如今,捷安特依旧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自行车品牌之一,在山地车领域更是多年稳坐全球销量榜首。失败了半辈子的刘金标,只因一朝抓住了机遇,便得以一飞冲天。
刘金标的成功的原因,除了他的商业眼光之外,更重要的则是,他在屡战屡败后,依然选择了坚持。
如果你喜欢本期内容,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内容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