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隐性担保”的地方债就能这么硬气
自从贵州和内蒙相继坦言债务难以滚动后,老百姓没觉得什么,金融圈倒是先炸了。很多人开始患得患失,怕地方债务危机被引爆,毕竟这种规模的连环爆应该不得了吧?
从数据来看:截至2022年,地方债总额已超60万亿,其中贵州1.247万亿,内蒙0.93万亿。光从数量来看不高,因为居首位的广东已达2.5万亿,但从负债率来看就不对了:贵州61.89%,内蒙40.39%,分别排名第2和第10名。看来以84.3%排第一的青海还真是硬茬,头铁排第一也不哼唧一声。要是各省都学青海,那可能问题就没了,因为没人公开抱怨的话,完全可以两眼一闭当作什么事儿都没发生,继续负重前行。说到这儿,你看那些动不动就拿这做文章的人得多讨人家厌啊。
2022年地方债规模
但对于地方债,本浓明公要说:千万别杞人忧天,为什么?就两个字:内债!!!
通常意义上的所谓内债指的是国内债券,即在本国范围内发行的以本币计价的债券。发行主体主要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和公司﹑银行等。现在这里面占最大头的就是地方债,这个在国外一般被称为市政债。
桥梁建设
为什么不用对内债杞人忧天?就是因为内债是本币计价的!!!最后实在还不出,关键国企和地方政府债都可以折价转给为此设立的特殊目的资产收购机构,国外有RTC,我们则有AMC。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央行介入了,比如为此做了再贷款或承托了某种特别国债,那就是在行使自己的发币权,通俗的说就是用印钱来解决。而这,就是内债对于债务人的最大优势!而用外币计价的外债就不一样了,因为外汇你印不出来!除非对方同意以本币还债。
国内AMC
只是其中有个问题,中国的地方债有个特点:里面不仅包括地方政府债务,还包括了由地方城投公司发行的城投债。两者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担保性质:前者明确由地方政府做担保,有地方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做保证;而后者虽明文规定不能由地方政府担保,但大家还是默认地方政府会自愿兜底,因为有借有还,才再借不难,地方政府也明白这个道理。这个所谓的担保实质上是模糊的,无法律效力,所以叫做“地方政府隐性担保”。如果要真出问题的话那就只能出在这个“隐性担保”上。
说白了,对于“隐性担保”,地方政府是即可以保,也可不以保,完全看它高不高兴。保了,是它境界高;不保,那也没得说,毕竟人家没说一定会担保,法律上它也没这个明确责任。现在看来,这里面的运气可能比你买小产权房还要小点,至少现在全国住了人,然后又赶人的小产权房很少。
国发〔2010〕19号文件
那这个只被地方政府隐性担保的城投债有多少?据统计,截至2023年3月,到期余额为15万亿左右(包括各类城投公司企业债和中期票据),其中44%为地市级平台发行的,共计6.6万亿。这种地市级的城投债可以说是风险最高的,当然还有更高的区县级的,这个占比少,就不提了。这个债务以现在各地级市的情况来说恐怕是悬了,各债权人最好自觉做好债务重组的思想准备。
城投债存量规模15万亿元
一点不还倒是不至于,毕竟是投向城投公司的,城投公司要负责任的话会投进实体项目,注意奥,得是实体项目!而实体项目理论上经营得好,可以形成正的现金流,然后就慢慢还吧……而省级的经济活跃度更高,腾挪余地会更大点,相对风险低一点。但不管怎么说,都属“地方政府隐性担保”,它唯一的确定性来自对应的那些城投项目。
话说回来,本浓明公实在不明白地方政府现在有什么理由去担保城投债?在自顾不暇之际,你还要它老人家去顾及那些可保可不保的债务?我看真是想多了。和城投债不一样,地方政府债务背后是有财政收入及国有资产做保证的。只要它能下定决心减员减负,增收节流,那还是有很大希望可以稳住自身债务的。这也是为什么财政部要强调“中央不救助原则”,随随便便你叫两声就帮你兜底了,那你还不畅开了败家?你可以将这个看成是逼地方机构改革的契机。
至于这15万亿“隐性担保”的内债该如何化解?我看都不用中央出手,购买了相应基金、信托的都是经过了风险抗性测试的,秉着自负盈亏、愿赌服输的赌徒精神,各位还是自觉点,当成支援各地建设吧。毕竟投向不确定担保性质和收益的投资行为本身就属高风险,别赢了笑嘻嘻,输了就翻桌……
实在不行就接受债转股,然后可以喜提某地簇新的地方旅游项目一个,或市民体育中心一个,或地方史纪念馆一个等等诸如此类,套的深得或许还能当一个无话语权的小股东,然后攥着这个卖不掉的股份和当地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