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传感器蚌埠造,老工业基地结“新芽”
来源:【人民网】
蚌埠的光环有很多,这里是“淮河文化”发祥地之一,是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城市、安徽省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是“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而在未来,当人们谈起蚌埠时,“智能传感器”,或许将成为另一个绕不过的关键词。
智能传感“关键”蚌埠造
在蚌埠希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希磁科技”)生产车间内,手指甲盖大小的黑色方块,正源源不断地从自动化生产线中生产出来。
这颗不起眼的小方块,就是希磁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传感器,是每当有电流穿过设备,传感器就会即时发出信号,决定智能机械的下一个动作。“这是磁性传感器,是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中不可缺少的关键一环。”希磁科技副总经理张弛介绍,如今国内光伏和新能源汽车行业龙头企业大多是希磁科技的客户。
张弛是“新蚌埠人”,2018年希磁科技在蚌埠建厂,张弛身为技术骨干也随着公司一起来到蚌埠。
希磁科技智能传感器生产线。刘晨摄
作为一家专注于磁传感器垂直整合制造企业,希磁科技在磁传感器芯片设计、材料制备、晶圆制造、芯片测试、磁传感器模组设计与生产等多个核心能力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可实现完全自主的研发、设计和生产。谈起公司为何选择到蚌埠发展,张弛坦言,蚌埠在智能传感设备领域的投入和发展规划与希磁科技非常契合,“蚌埠是老工业基地,在传感器生产研发制造上底蕴深厚,本身就有很好的技术积累。”
企业落户蚌埠后,希磁科技更是被蚌埠市各级政府部门的优质服务所打动,从厂房选址到环评审批,从政策兑现到困难帮扶,政府全流程服务让希磁科技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建设、装修、生产设备迁入等一系列动作。2021年,希磁科技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将总部从宁波迁到蚌埠,去年又进一步扩大产能,开工建设了总投资10亿元的蚌埠希磁科技园一期项目,仅用4个月就跑出了从开工到投产的“加速度”。
老工业基地结“新芽”
希磁科技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蚌埠市在智能传感设备领域的长期投入和落子布局。
本周五,第五届中国(蚌埠)MEMS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将拉开帷幕,会上将发布中国(蚌埠)传感谷战略规划、智能传感器产业扶持政策,全面展示蚌埠智能传感器产业领先技术及高端产品。
作为安徽省集成电路产业“一核一弧”空间布局的重要节点,中国(蚌埠)传感谷园区按照“一谷三园”产业集群进行总体布局,其中“三园”即MEMS核心器件产业园、科技孵化园、中央创新园,总占地面积2100余亩。蚌埠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传感谷园区已建成晶圆制造及封装测试厂房、人才公寓、污水处理中心、电镀产业园、大宗气站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全方位服务智能传感产业发展。为了让园区更符合产业发展需求,蚌埠还依托北方微电子研究院合作共建传感谷公共服务平台及示范线项目,并明确传感谷所有定制厂房、标准化厂房均由政府代建,入驻企业可自主选择租赁和先租后购,有效降低企业前期运营成本。
中国(蚌埠)传感谷。刘晨摄
“我们从洽谈、签约、开工到投产各个环节,一个招商项目建立一套包保干部班子,做到一站式全程包保服务,全过程落实干部包保责任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实际困难。”中国(蚌埠)传感谷辖区蚌埠经开区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随着中国(蚌埠)传感谷的发展,越来越多传感器领军企业或具有潜力的企业来到蚌埠,曾经的老工业基地大树开出“新芽”,成为智能传感行业重要企业、人才、资金的聚集地。安徽禹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便是传感谷园区中一家新星企业,其自主研发生产的微处理器MCU、智能电源管理、5G语音传输芯片等产品分销国内外各大市场。禹芯半导体采购部经理王小白说,“经开区在资金、人员招聘方面给予我们很多帮助,工作人员经常上门服务,公司的发展离不开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
当前,智能传感器正因物联网应用的不断落地而迎来巨大的发展契机,国内外,一批批聚焦智能传感器的产业园区正加速形成。蚌埠市也将以此为机遇,持续支持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发展,力争到2025年产业集群规模突破200亿元,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培育规模超10亿元企业5家,将蚌埠打造成为全国具有显著影响力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集聚区。
(责编:关飞、李阔)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