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曾被称为“华北第一操盘手”的李卫卫,近日再次沦为监管机构眼中的“常客”。据中国证监会披露,李卫卫联合包括时任凤形股份副董事长陈维新在内的4人,控制115个证券账户操纵凤形股份股价,结果亏损高达3.04亿元。
看似天衣无缝的操作计划,为何最终演变成惨败收场?值此李卫卫再次栽跟头之际,我们不禁要反思,一个操盘手应该如何行事?
亏3亿后的反思:操盘手李卫卫为何再次栽跟头
多年前,李卫卫还是一个不起眼的操盘手,但很快,他凭借在期货公司的出色表现走红,成为“华北第一操盘手”。他的技巧和决策经常令人叹为观止,让他成为了业内的传奇人物。
当时的他,年轻、自信,常常认为自己所向披靡,无人能敌。而这样的自信,来源于他多次成功预测市场动向,为公司赚取了大笔利润。
但如同很多成功人士,李卫卫的心态开始发生变化。他开始觉得自己不仅拥有了超凡的操盘技术,而且似乎能够掌控整个市场的命运。于是,2017年,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利用92个账户操纵某股股价。
他确实得手了,暂时的成功让他一时之间成为了股市上的“富翁”,但很快他的行为被证监会察觉,遭到了4000万元的罚款。这次的事件,原本应该是李卫卫人生中一个巨大的转折点,让他反思自己的行为,回归正道。
然而,李卫卫没有真正吸取教训。他的骄傲和自信,以及对金钱和权力的渴望,促使他在仅仅过了一年后再次策划操纵股市。
这次,他不仅凭借自己的实力,还利用了与朱瑞、张兆阳等人的深厚关系,动用了115个账户进行大规模操纵。他们的策略精心、步步为营,意在短时间内掠夺巨额利润。但股市的变数太大,他们的计划最终失败,导致巨额资金损失。
但是股市风云莫测,李卫卫再次失败收场,这一次他不仅耗资3亿,自己还再次沦为监管机构眼中不堪的常客。我们不得不问,一个操盘手需要怎样的心态?是应该顺应道德底线,还是追逐金钱至上?
80后“王炸”组合操纵股价始末
2017年,凤形股份收购无锡雄伟精工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项目获中国证监会批准,按规定需要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方式完成。当时凤形股份股价低于发行价,必须要在发行前将股价提升到发行价以上,才能顺利完成收购。
为此,时任凤形股份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陈维新开始着手谋划,通过人际关系认识了从事配资业务的张兆阳。双方遂达成协议,由陈维新提供资金,张兆阳负责操作拉抬股价。张兆阳随后找来了另一位配资人朱瑞参与计划。
起初,陈维新共提供了9600万元资金,其中部分为自筹,也有通过各种途径借来的。朱瑞通过自己的渠道获得了2亿元的配资资金和32个可供操纵的证券账户。张兆阳和朱瑞采用这些资金和账户连续交易凤形股份股票,但收效甚微,股价并未如预期般上涨。
两人无功而返后,朱瑞推荐让以操纵股价见长的高手李卫卫接手。于是,张兆阳和朱瑞将之前的账户和2800万资金全部转给李卫卫,自己则负责协助对接。李卫卫随即拉来了老乡朱一栋,双方商定用换仓交易的方式拉抬凤形股份股价。
张兆阳将操盘的事告知了陈维新的助手邓明。邓明随陈维新与李卫卫见面,李卫卫提出由自己来承担张兆阳欠陈维新的债务。陈维新与李卫卫签订借款合同,金额高达1亿元,张兆阳充当担保人。五人换血完成,操盘大业正式开始。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李卫卫等人控制了115个证券账户,利用资金和持股优势频繁买卖凤形股份股票。他们在账户间进行重组交易,大量申报后再撤单,目的就是操纵价格和交易量。这种做法果然奏效,凤形股份股价应声大涨,一度累计上涨近40%。
但好景不长,2018年1月底,媒体披露李卫卫操纵大连电瓷股价的消息,导致大连电瓷股价暴跌。这一消息的传播效应很快蔓延,凤形股份等多只股票也在随后出现断崖式下跌。
至2月底,李卫卫等人操纵的账户已亏损超过3亿元。凤形股份股价回落至发行价以下,收购计划自动失效,不得不放弃收购雄伟精工。
这起股价操纵案最终以五人被处以不同数额的行政处罚告终。但它揭示了资本市场的严峻现实:各色操纵股价者充斥市场,公平竞争和信息披露变得空洞。监管部门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彻底清除这些祸乱股市的害群之马,让投资者重拾信心,市场秩序得以恢复。
操纵股价造成亿元损失,资本市场秩序何在?
股价操纵手段五花八门,而监管执法力度不够,导致一些不法分子视法律为无物。据报道,上市公司高管甚至公然指使庄家操纵股价。而由于处罚过轻,这类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有评论认为,应考虑对涉嫌严重操纵股价的上市公司高管判处刑事责任,而不仅仅是行政处罚。
的确,当前的监管力度难以达到震慑作用。但是,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仍不完善,法律制度滞后,监管手段有限。如何从根本上改善资本市场秩序,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各类违法行为的定性和处罚标准。同时,要加大对执法部门的支持力度,提高监管效能。
要进一步完善中小投资者的法律保护,让其能够维护自身权益。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树立投资者理性投资理念,自觉抵制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当然,建立规范有序的资本市场需要一个过程,各方面的不足是可以理解的。但只有所有参与主体都能敬畏法纪、遵守秩序,资本市场才能健康发展,各方才能共赢。这不仅关系到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然而,近期频繁曝出的各类违法违规事件,似乎表明资本市场秩序正变得越来越混乱。有业内人士指出,一些上市公司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内幕交易屡见不鲜,监管部门对此却基本缺乏有力制裁。
一些通过背景关系上市的“空壳公司”也大有人在,这进一步压缩了正常企业的生存空间。虚假信息泛滥成灾,不少自媒体铤而走险造谣炒作,误导投资者做出错误决策。
面对资本市场秩序持续混乱的现状,有分析认为监管层态度软弱是重要原因。据传监管部门内部存在利益输送问题,一些违法案件可能会在调查过程中“不了了之”。
同时,由于部门利益驱动,对违法行为处罚往往停留在行政领域,不愿将事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显然,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整治监管乱象,资本市场难以迎来根本好转。
资本市场秩序之所以难以建立,监管执法不力只是表面的一个方面。实际上,参与主体道德观念淡漠也是重要原因。在利益的驱动下,不少企业高管和投机者将法律规则视为可有可无,甚至建立起一个以违法犯罪为基础的利益集团。
要扭转这一局面,仅仅依靠监管和法律惩戒还不够,需要全社会积极营造法治环境,弘扬诚信经商的经营理念。
李卫卫的两次失败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技术再高超,操盘再出色,若心境不正,终难走上正途。一个操盘手,只有时刻警醒,守住道德底线,方能在这风险重重的市场立稳脚跟。
结语
人生路漫漫,李卫卫仍有无限可能。我们相信,只要他能引以为戒,重新审视自我,操盘之路终会越走越宽。每一个操盘手都会经历成功和失败,关键是要从失败中汲取智慧,找到自我提升的动力。
一个操盘手,技术固然重要,但态度和底线更加关键。我们期待李卫卫能从这次事件中找到反思的契机,重新出发,重拾正道,成为一名品德高尚的操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