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填好明天挖,政府为什么热衷于修路?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现象:就是城市里明明好好的道路,就是要挖开重新铺,再或者今天刚铺好的路,明天就又挖开了。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让人费解又有点意思的话题:政府为什么热衷于修路?
一般来说,政府修路会出于这些原因:
老城区改造
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在进行老城区改造。老城区因为历史因素,当时修的路可能已经坑坑洼洼破烂不堪,实在是影响市容市貌,再加上车子是越来越多了,原有的路面确实不太适合,所以就要挖开重新铺。
目前修一条1公里长,10米宽的双向车道沥青路造价在500-800万元之间,还不算人工费及拆迁补偿费用。一个中等城市,一般一年的道路建设总里程在400公里左右,光修路就能创造32亿的GDP,这就是政府热衷于修路的原因。
具体修哪些路,一般都不会具体放到政府预算报告呢,所以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间,看能带来多大GDP,也要看预算,在预算范围内把钱最大程度花完。这也是某些路挖了填填了挖的原因,反正花的不是我的钱,是国家的钱,今年不花完,明年预算还可能减少。
不过老城区改造确实美化了市容市貌,方便了市民的日常生活环境,总得来说,因为老城区改造修路确实是个利国利民的好事。
市内防洪排涝和污水处理
中国城市化起源于90年代中期,那时候的下水道,是按照苏联老大哥的标准建造,不过我国很多城市的降水量比苏联大,管线设计普遍存在问题,比如口径小,再加上几十年的历史,管道难免老旧破损。夏天雨量一大就倒灌,造就了很多城市一下雨就能看海的奇观。
拿北京市来说,目前北京排水管道甚至还有些是解放前建成的旧砖沟。此外,一些泵站的电气设备、元器件普遍老化、破损,安全系数和可靠性、灵敏度等大大降低。
北京下水道绝大部分修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即使如此,这还算是地下管道谱系中的青壮年,大概有2500—3000公里。由于这部分管道承担了城市的主要代谢功能,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导致这些管道老化问题越来越突出。
国家现在大力提倡海绵城市,就是鼓励地方政府增加城市防洪排涝的能力,实现雨污分流。
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安装道路两侧安装雨污分流管道,于是修路又提上了日程。
目前雨污分流工程1米成本与管线管径关系很大,一般一米1500-3000元之间,包含路面硬化费用,一公里费用可达300万元,按照400公里计算,也创造了12亿的GDP,可以说是非常划算了。还是那句话,不是我的钱,花起来不心疼。
修路创造了就业
修路上下游包含了很多环节:原材料(沥青、钢铁、水电、混凝土、绿植等),还包含了庞大的施工队伍,工程公司。这个过程中涉及的工程商,民工,混凝土厂商等建筑厂商都是获利者,这就是GDP增长的来源。他们创造了就业,创造了税收。
当然,想接到政府的修路工程,没点关系那是不可能的。至于怎么搞关系,就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现在国家大力提倡以工代赈,在失业率高企的前提下,修路无疑给了民工一个稳定的工作机会,而且政府一般很少拖欠工资,这也有利于社会稳定,修路也是一种增加社会就业率和增加社会保障的手段。
总之,在房地产逐渐式微的当下,修路是地方官为数不多的合法增加GDP的手段,路修的越多,GDP越高,地方官升的越快。反正花的不是自己的钱,不心疼。
但是你要问我支持不支持,我当然支持。你支持吗?